新版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
自5月1日施行以來已經近3個月了
垃圾分類也已逐步滲入到
居民的點滴生活之中
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
韓家川分揀中心
據海淀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副主任溫智玄介紹
海淀區廚余垃圾分出量
目前每天穩定在300噸以上
分類量排名全市第一名
分類率穩定在14%左右
排在全市第二
為了做好垃圾分類
海淀人真是,拼了!
經過將近三個月的實踐
垃圾分類又玩出了哪些新花樣?
今天,海淀融媒的直播團隊
走進了海淀兩個社區
探訪垃圾分類中的“黑科技”~
第一站
直播來到了北下關街道鐵研社區
這里的垃圾桶都自帶“身份證”~
據北下關街道
市民訴求中心主任多韜介紹
當垃圾收運車輛到達收運點位時
安裝在收運車上的讀卡設備
就能感應垃圾桶上的“身份證”芯片
自動讀取
小區名稱、相關責任主體等信息
而收運車上安裝的
北斗系統和稱量系統
一個能全程監控車輛的“一舉一動”
對收運作業過程中
是否按時收運、按路線收運等
進行實時掌握;
另一個則可以稱量、記錄
每個社區的產生的廚余垃圾數量
并將數據上傳到后臺的監管系統
進行匯總、分析
據中科大腦垃圾分類實驗場景
負責人隋宗賓介紹
這些一個個創新措施
不僅實現了廚余垃圾收運的
科技化、智能化、精準化
大大提高了收運效率
還能為垃圾分類的精細化管理
提供數據支持
助力海淀城市大腦的建設
另外,在考慮到夏季時
廚余垃圾易變質產生刺鼻味道
鐵研社區還在垃圾站點后
專門設置了一處垃圾桶清洗站
避免清洗垃圾桶后的污水直接排入下水道
造成下水道堵塞和二次污染
不得不說
海淀區城管委和北下關街道
這波助力垃圾分類的操作
真是妥妥地走心了~
第二站
走進了海淀街道萬泉莊北社區
垃圾沒分對?沒扔好?
這里總有一雙智能的“電子眼”
時刻監督著你
并發出善意的語音提醒
萬泉莊北社區內共設置了4處桶站
每個桶站上方都安裝了智能探頭
當居民靠近垃圾桶進行垃圾投放時
攝像頭會自動識別這個動作
并向居民發出溫馨的語音提示:
“參與垃圾分類,保護地球家園......”
若桶站出現垃圾滿溢、遺留等情況
智能探頭將會向社區中控室報警
中控室就能及時通知保潔員前往處理
居民亂扔亂堆
還可根據視頻影像進行追溯
萬泉莊北社區黨委書記劉春英介紹
系統安裝半個月以來
社區里的分類垃圾桶站
明顯變得更整潔了
還減輕了人工盯守的壓力
大大減少了人力投入
目前系統剛剛投用
它具有自主學習能力
下一步
系統還將開發短信提醒功能
社區工作人員外出
也能隨時收到短信提醒
了解分類站的情況
本次直播在“北京海淀”
快手、微博一直播、今日頭條等平臺官方賬號同步進行
一個半小時的直播
累計觀看量達295萬人次~
這是海淀融媒
垃圾分類海淀“行”系列直播活動的
第六站
六場垃圾分類主題直播活動中
我們跟隨直播鏡頭
參觀了海淀區首個
街鎮級垃圾分類宣教體驗中心;
見識到了學院路街道將垃圾
變廢為肥的好做法;
也和明星常遠一起在游戲中
體驗垃圾分類帶來的樂趣
......
希望海淀融媒的每場直播
都能帶給鏡頭前的網友更多正能量
幫助大家一起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~
垃圾分類海淀“行”
你,行不行?
(張紫瑜)
說明: 部分文章源自網友投稿或網絡轉載,如有不妥請告知站長,我們將在24小時內修改或刪除,站長郵箱:694306323@qq.com
如果您有故事想與我們分享,也歡迎給我們投稿,請將稿件發送至編輯郵箱:694306323@qq.com,感謝分享!